跳转至

计算机的高效使用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计算机的维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需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保持更新系统的习惯

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操作系统和软件会不断地更新,以修复漏洞、提高性能和增加新功能。我们应该定期检查系统和软件的更新,并及时按需要安装它们。

对于一些重要的更新(例如安全更新等),我们应该立即安装,这是因为此类更新通常是为了修复一些新近发现的漏洞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安装,可能会导致计算机被攻击或者出现其他问题。而对于一些不重要的更新(例如功能更新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安装。

Warning

虽然我们提倡保持更新,但是在生产类环境中,贸然更新可能会导致系统不稳定或软件不兼容。因此,在生产环境中,我们应该在更新之前进行充分的测试,确保更新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者使用虚拟机等隔离环境运行生产用代码。

定期备份数据

定期备份数据是保护计算机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可以使用外部硬盘、云存储等方式备份数据,以防止信息泄露或者重要文件丢失。数据备份的频率可以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化频率来决定。

数据备份有一个重要的原则:3-2-1备份法则。即:至少保留三份数据备份,存储在两个不同的介质上,其中一份存储在异地。例如,我们可以在本地硬盘上存储一份数据备份,在外部硬盘上存储一份数据备份,并将另一份数据备份存储在云端。这样,即使其中一份甚至两份损坏或者丢失,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恢复数据。

定期清理系统

定期清理系统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安全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系统清理工具,删除不必要的文件、缓存和临时文件等,以释放磁盘空间和提高系统性能。我们推荐使用系统自带的清理工具,例如Windows的磁盘清理工具、macOS的存储管理工具等。如果较为富裕,也可以使用一些知名的清理软件,例如CCleaner等(免费版已经足够好用了)。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不推荐使用360等软件。

除此之外,休眠文件、系统还原点等也会占用大量磁盘空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保留这些文件。

Warning

清理系统和减肥差不多,同样需要缓慢、谨慎、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一口气删除大量内容,如果必要还应预先备份或者创建系统还原点等。

碎片整理

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如果使用机械硬盘,文件的删除和修改会导致磁盘上的数据变得零散,从而影响计算机的性能。我们可以使用碎片整理工具,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即重排文件使其连续),以部分提高磁盘的读写速度。直接使用系统自带的碎片整理工具即可。

对于固态硬盘,碎片整理并不会提高性能,反而会缩短使用寿命,因此不建议对SSD进行碎片整理。

善用键盘

我们早就知道如何使用键盘了,几乎所有人都会使用键盘来进行文字输入等操作。但是键盘上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按键,它们虽然不具体对应某一个字符,但是却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和计算机交互。

以下是将你提供的 LaTeX 文本转写为 Markdown 格式的版本,其中表格已转写为列表形式:

修饰键等特殊按键

大多数键盘上都有着成对的 CtrlAltShift 等按键,这些按键通常被称为“修饰键”。

常见的修饰键

  • Ctrl(Control):控制键,通常用于执行各种命令和操作。
  • Alt(Alternate):替换键,通常用于切换窗口、菜单等。
  • Shift:换档键,通常用于输入大写字母和特殊符号。
  • Win(Windows键):Windows徽标键,通常用于打开开始菜单、切换窗口等。这个键仅在Windows系统中存在,在Linux中被叫做 SuperMeta 键,在macOS中被叫做 Command 键。
  • Fn(Function):功能键,通常用于切换键盘的功能模式,例如调整音量、亮度等。这个键不是每一个键盘上都有。

特殊按键

除修饰键和字母、数字外,还有一些特殊按键。这些按键也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和计算机交互。

  • Esc(Escape):退出键,通常用于退出当前操作或者关闭窗口等。
  • Tab(Tabulator):制表键,通常用于切换输入焦点或者插入制表符等。
  • Caps Lock:大写锁定键,按下后可以输入大写字母,按下再次取消。
  • PrtScn(Print Screen):打印屏幕键,通常用于截取屏幕内容。在不同的计算机上也有不同的名字。
  • Pause Break:暂停键,通常用于暂停程序的执行。在现代计算机上,这个键很少使用。
  • Scroll Lock:滚动锁定键,通常用于锁定滚动功能。在现代计算机上,这个键很少使用。

光标控制键

一开始的键盘是为了和终端(黑窗口)交互的,为了操作光标,因此也有着一些光标控制键:

  • 方向键(上下左右箭头):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
  • Home:光标移动到行首。
  • End:光标移动到行尾。
  • Page Up:向上翻页。
  • Page Down:向下翻页。
  • Delete:删除键,通常用于删除光标后的字符,与 Backspace 正好相反,后者用于删除光标前的字符。
  • Insert:插入键,通常用于切换插入模式和覆盖模式。

高效打字

虽然很多人都会打字,但是打字的效率却参差不齐。除了使用上述的修饰键和特殊按键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打字效率。

首先,实际上打字是有一个正确的姿势的。这个姿势要求两只手的食指分别放在键盘的F和J键上,这两个键被叫做“基准键”。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可能基准键会随着习惯而有所偏移(例如笔者的习惯是将D和H作为基准键,这样比较灵活的右手会辐射更大的范围),这并不需要纠正,因为习惯下来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最终你十个手指当中的大多数在打字过程中要动起来,而不是二指禅,这样才能提高打字效率。

另外,打字是一个熟练工作,只有多练习才能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率。打字较快的人大多数都会盲打,也就是在打字的时候眼睛仅盯着输入法选字窗口,而不看键盘。这样可以减少眼睛在键盘和屏幕之间的移动,提高打字效率。我们推荐使用一些打字练习软件,例如 TypingClub、Keybr 等,来提高打字速度和准确率。

有些人会问五笔和拼音哪个打字更快。实际上,五笔的极限速度要高于拼音,对于打字员等专业人士而言,他们打字的时候眼睛只看着手写或打印的纸张,屏幕和键盘都不看;他们和抄写一样,直接复制字形并打出编码,因此五笔的速度会更快一些。但是,五笔是违反人语言习惯的输入法: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往往是先想到词语的发音,然后再想到字形,而五笔则是直接根据字形来输入,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自然。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拼音输入法更为合适。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的大多数输入法连接了网络,能够通过用户的上文推测下文大概是什么词语,从而提高了输入效率,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五笔的极限速度。

快捷键

当我们按下这些按键时,再按下其他按键,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这样的按键组合就叫做“快捷键”。使用快捷键可以减少鼠标操作的频率。以下是来自 Windows 的常用快捷键:

Windows 常用快捷键

  • Ctrl+C:复制
  • Ctrl+V:粘贴
  • Ctrl+Z:撤销
  • Ctrl+Y:重做
  • Ctrl+A:全选
  • Ctrl+Alt+Del:打开任务管理器
  • Ctrl+S:保存当前文档或文件
  • Ctrl+P:打印当前文档或文件
  • Ctrl+F:查找文本或内容
  • Alt+F4:关闭当前窗口
  • Alt+Tab:迅速切换窗口
  • Win+R:打开运行窗口
  • Win+E: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 Win+D:显示桌面
  • Win+L:锁定计算机
  • PrtScn:截图(全屏)
  • Alt+PrtScn:截图(当前窗口)
  • Win+Shift+S:截图(自定义区域)

除了上述快捷键以外,在其他的软件中也有着自己特定的快捷键。例如在浏览器中,Ctrl+T 可以打开一个新的标签页,Ctrl+W 可以关闭当前标签页,Ctrl+Shift+T 可以重新打开上一个关闭的标签页等。这些快捷键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使用计算机。

使用终端

终端是计算机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交互界面。它允许用户通过命令行输入指令,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

虽然终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工具,但是使用它依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文件或者进行复杂操作时。它还可以用于远程连接到其他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等操作。

一般情况下,一条命令满足以下结构:

<命令> [<选项>] [<参数>]

其中,命令是要执行的操作,选项是对命令的补充说明(例如 -h 往往表示帮助信息),参数是命令的输入(例如文件名)。选项和参数往往都是可选的。

Linux / macOS 常见 Shell 对比

特性 bash zsh fish
定位 通用,默认 高度定制 易用、美观、现代化
兼容性 POSIX 标准兼容 大多数兼容 bash 不兼容 bash,自成一套
上手难度 中等 中等偏高 非常简单
自动补全 仅有基础功能 需配合插件 开箱即用
语法高亮 没有 有插件 默认有
可定制性 较低 非常高 较高
脚本通用性 几乎全通用
资源占用 非常低 取决于插件 较低

我们推荐使用 zsh 或者 fish。关于 zsh 怎么安装插件的问题,可以参考网上的各种教程,例如 Oh My Zsh 等。

Windows 终端选择

Windows 默认终端是 CMD,其风格太老,基本与现代开发脱节,不建议使用。
建议使用 Windows PowerShell。PowerShell 的命令统一采用「动词-名词」格式,和 Linux Shell 的简单缩写形式有很大不同。这是因为 PowerShell 的设计理念是模仿 C# 的「对象」,而不是 Linux Shell 的文本流。不过也正因此,PowerShell 本身就是一门完备的语言,功能非常强大,在处理复杂任务上更为简单。

如果不希望使用 Windows 原生终端,也可以用 CygwinMSYS2 等类 UNIX 环境来获得类似 Linux 的终端体验。有些教程会让你使用 Git Bash,这东西是一个精简版 MSYS2,主要用于 Git 操作,功能非常有限,不建议长期使用。

Bash 与 PowerShell 常用命令对照

操作 Bash 等 PowerShell (Pwsh)
创建文件 touch New-Item
列出文件 ls Get-ChildItem
复制文件 cp Copy-Item
移动文件 mv Move-Item
删除文件 rm Remove-Item
创建目录 mkdir New-Item -Type Directory
删除目录 rmdir Remove-Item -Recurse
查看帮助 man Get-Help

当然,上述命令在 Windows 上并不常用。提到终端的目的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它的存在,并知道基本用法。

日常使用图形界面已经足够;然而如果想从事开发,终端反而会变得不可或缺,尤其是在使用 Git、Docker 等工具时。另外,在希望对文件进行批量处理时,终端也会显得非常有用。例如,“Windows 聚焦”每天都会更新新的图片(风景、动物等),并将其作为锁屏或桌面背景。这些图片被缓存到一个隐藏目录中,且没有扩展名。如果遇到特别喜欢的图片,可以把这些缓存提取出来,并批量加上扩展名:

# PowerShell 风格
Rename-Item -Path "Your\Path\Here\*" -NewName { $_.Name + ".jpg" }

# CMD 风格,一般 Pwsh 也兼容
ren Your\Path\Here\* *.jpg

这样比手动一个个添加扩展名要方便得多。

初级自动化:计划任务

有些任务是重复性的,例如每天定时备份数据、每周定时清理系统等。对于这些任务,我们可以使用「计划任务」来自动化它们。Windows 提供了计划任务功能,可以定时执行某些任务。

创建计划任务步骤

  1. 打开“任务计划程序”:可以通过开始菜单搜索“任务计划程序”来打开。
  2. 创建基本任务:在任务计划程序中,点击“创建基本任务”选项,输入任务的名称和描述。
  3. 设置触发器:选择任务的触发条件,例如每天、每周等。
  4. 设置操作:选择要执行的操作,例如启动程序、发送电子邮件等。
  5. 设置参数:输入要执行的程序的路径和参数。
  6. 完成任务创建:点击“完成”按钮,任务就创建好了。